液壓操作閥的工作原理
液壓操作閥工作原理是利用閥芯在閥體內的相對運動來控制閥口的通斷及開口的大小,以實現壓力、流量和方向控制。液壓閥工作時,所有閥的閥口大小、閥進、出油口間的壓差以及通過閥的流量之間的關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q=KA·Δp m),只是各種閥控制的參數各不相同而已。
液壓閥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閥芯、閥體和驅動閥芯在閥體內做相對運動的操縱裝置。閥芯的主要形式有滑閥、錐閥和球閥;閥體上除有與閥芯配合的閥體孔或閥座孔外,還有外接油管的進、出油口和泄油口;驅動閥芯在閥體內做相對運動的裝置可以是手調機構,也可以是彈簧或電磁鐵,有些場合還采用液壓力驅動。
如果需要某一個特定閥的原理,可以追問
是液壓站的操作閥,通過一個手柄來控制提升與下放
那這種控制閥的結構和原理比較簡單。
首先,不管提升與下放是靠液壓油缸中油缸桿的伸縮還是靠液壓馬達旋轉帶動絞盤收放繩索來實現,油缸和馬達這樣的液壓元件運動都需要進油和回油,不然是動不了的。所以控制閥必然控制的至少是進油,或者同時控制進回油。
只控制進油的,一般都是單作用油缸。舉個例子,汽車4S店的液壓升降臺,只需要靠液壓頂起來,下降靠自重就能實現,所以控制閥只需要控制油路的通斷就可以了,通的時候上升,斷的的時候停止,需要下降的時候,只需要把壓力腔和油箱連通就可以靠自重下降(想想液壓千斤頂下降)。這個功能和你描述的用途
液壓閥比較接近,控制閥其實主要是三個:
1.一個兩位的換向閥,管進油的通斷。通位時,截斷液壓泵到油箱的直接循環(huán),把泵出的壓力油引入油缸;斷位時,切斷油缸供油,直接連通油箱空循環(huán)。控制方面是手動還是電動還是液控都無所謂了,只要能讓換向閥動就行。
2.一個截止閥。上升或保持不動時關閉,以維持油缸內的壓力;下降時開啟,將油缸壓力腔與油箱接通釋放壓力。一般是旋轉的閥門,轉的少,下降慢,轉的多,降得快。
3.一個安全閥。接在油缸進油側,防止過載(壓力過大爆炸)。一般用的是錐形的座閥,平常彈簧把椎體頂在閥座上,油不能通過,當壓力打過彈簧力時頂開,使壓力油與油箱接通。
同時控制進回油的,用在雙作用油缸或液壓馬達的系統(tǒng)中?刂崎y主要有兩個:
1.一個三位換向閥。中位時,液壓元件的進回油不通,液壓泵與油箱接通空循環(huán);其他兩位,進回油位置相反,把液壓泵與油箱的空循環(huán)截斷引入進油,同時把液壓元件的回油直接連通油箱。
2.安全閥。
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液壓操作閥的工作原理http://eexcqni.cn/Valve_News_4.html
|